2007年,在英国剑桥科技园内,一家由中国留学生创立的语音技术公司——思必驰,在这里诞生。历经7次搬家,从创业初期只有三四个人,到如今已拥有近千名员工,这家公司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该公司一路成长的背后,是高始兴及团队不畏艰辛的创业故事。
陕西佳之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网络虚拟数娱产品分发的科技公司,相对于行业之外并不响亮的声名,佳之易产品已经悄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我们为游戏充值、使用天猫购物、为观影付费时,很可能已经用到了佳之易提供的技术和服务。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大工程,我希望围绕工业企业数字化装配检测场景,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智能化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这是重庆守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周吉祥创办公司的愿景。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汽车肩负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跨越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作为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如何积极作为?
12月18日,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大会上表示,此次大会是全国科技管理系统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科技创新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很小的时候,我经常梦到自己可以在太空中飞行,看见地球很渺小,星星触手可及。”这是重庆余空航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曹袁儿时的飞天梦。
短短3年多时间,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创中心)成绩不俗。
12月7日,在2021第二届国际先进车用材料创新应用峰会暨零碳智慧创新高峰论坛上,原诚寅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从共赢理念、资源撬动、发展范式、开放路径、人才培养、未来图景等方面,全方位描述了他心中的新能源汽车强国理想。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大批创业者涌入这一赛道。陕西有为新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贵宾就是其中之一,他萌生从事环保行业的念头始于1998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当时,德国的环保做法很先进,我希望回国后也能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做点贡献。”
今年1-8月,169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9 5万亿元,同比增长21 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0 1万家,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3 4%、40 3%。
以“党建专员职业化、党员阵地标准化、党内活动经常化、党员班组规范化、各类保障制度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党建“五化”建设,成为推动随州高新区企业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创业仅仅一年多时间,侯文婷带领的新享科技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目前的50人,申请了12个软件著作权。2021年,公司研发的“新享常赢企业管理操作系统”荣获工信部组织的创客北京创业大赛三等奖,新享科技也入围中关村Z计划“创新之源”大赛20强。
当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数字经济成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数字化应用与转型,成为全球各国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双创热潮涌动,一大批高校科研人员加入创业浪潮。如何扬长避短?如何管理公司?杨静给出的答案是,专注技术研发,善用资源。
李胜深耕水利信息化行业已有20多年,作为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率领公司员工打造的“东方祥云”水利大数据平台,已在全国31个省、207个地市、886个县推广。
“作为一家坚持自主创新的企业,我们选择的是下一代工业控制大脑这个赛道,它融合了智能化、物联化和信息化技术,需要持久运用智慧创造更多智能产品,这样才能够‘智’行远方。”谈及创业初心,道莅智远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隋振利娓娓道来。
廖成键,作为艾恩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IAM)的年轻总裁,平时亲和力十足,但工作中却杀伐决断,不拖泥带水。作为源于英国的高端电器品牌,IAM产品场景应用范围包括家用、医用、办公环境、酒店等。
近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2020年度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结果,西安高新区内企业西安远诺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诺)光荣上榜,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优秀单位称号。
数字经济时代,大量企业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大潮中,开源潮涌,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如何顺势而为?开源应该如何跨越从“概念”到“生产”的鸿沟?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如此强调专精特新意义深远,不仅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更让广大中小企业备受鼓舞,坚定了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