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使用伴侣蛋白作为血液中癌细胞的新标记物,更清晰地观察到了癌症的扩散情况。通过使用这种新标记物,科学家们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到更多的癌细胞,这一被称为液体活检的过程,可帮助乳腺癌和肺癌患者更好地监测其疾病。
-
7月24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牵头在北京主办的《高山旱稻荒地变粮仓种植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征求专家意见会上,高山旱稻新品种培育技术体系颇受专家肯定,有望实现在国内高山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
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采用自主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获悉,该所研制的微波雷达在问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相距约120公里处再次开机,并迅速与安装在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的微波应答机建立稳定通讯,保持对接全过程稳定可靠。
-
7月23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中冶南方带来的智能化技术成果“智慧高炉解决方案”入选本次峰会“十佳解决方案”,是冶金行业唯一上榜的智慧成果。
-
收集定植种质资源76份;筛选出具有抗病、耐盐、高光效等优质资源15份,挖掘关键基因12个;配置杂交组合160个,获得杂交群体3万余株……7月19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承担的自治区农业育种专项“枸杞新品种选育”项目,顺利通过宁夏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
7月19日,福建宁德海域一船舶发生触礁搁浅险情。经过25小时施救,该船成功脱险,17名遇险船员全部获救。在此次险情处置中,VTS发挥了重要作用。
-
7月21日,在中铁二十四局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当阳制梁场,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台电驱大吨位轮胎式搬运机成功搬运起一片900吨级高铁梁片,宣告该新型搬运机研制成功。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利用非共振外差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应用物理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
-
6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高温热浪肆虐,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同期少见,一些地区甚至持续发布红色高温预警,简直“热到蒸发”。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高温对混凝土和钢梁作业的影响极大。
-
记者7月22日从南开大学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在天津窦庄机场试飞成功。这款飞行器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自主设计研发。
-
挖掘全球人群迁徙交流史、绘制最古老东亚现代人“田园人”的遗传结构、追溯中国南北方人群格局的形成……过去十余年里,研究人员利用古DNA技术发掘出那些遗落了成千上万年的遗传信息,从中抽丝剥茧,不断刷新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
世界首个航天领域大模型——“航天-百度·文心大模型”在21日举办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发布,这项我国预训练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取得的重大进展,将推动AI技术与航天科技融合创新扎实落地。
-
7月19日,国网甘肃电科院在酒泉天润安陆第二风电场圆满完成自同步电压源风电机组并网性能现场测试,也是国内首次对自同步电压源风电机组渉网性能指标进行实证测试,这标志着国网甘肃电力在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
当前,超高清视频已成为新“风口”,有望造就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实现更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始终是从业者努力的方向,然而更高的画质意味着更高昂的制作成本。
-
冒着炎热的高温,站在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万豪能源公司)研发的世界首套“智能撬装天然气液化装备”旁,公司总经理兼技术带头人张留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和他的技术团队用了10年时间研发的这套装备,每年回收天然气约3亿立方米,减少碳排放60万吨。
-
发令枪响,一道电弧光划过天空,7月19日,在750千伏郭隆变电站,郭武3线人工单相接地短路试验顺利完成。试验验证了青海电网首台750千伏可控避雷器系统性能,标志着750千伏郭武3线及国内首台首套750千伏电压等级可控避雷器系统调试试验圆满结束,整体效果符合预期。
-
7月17日,在海拔3400米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人员利用机器人顺利消除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青豫线)289号至290号杆塔之间的架空地线缺陷。
-
7月2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了2022年审定的26个水产新品种,其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与培育的长牡蛎“前沿1号”榜上有名,品种登记号GS-02-009-2022。
-
瑞士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使用水、二氧化碳(CO2)和阳光来生产航空燃料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已在野外现场条件下实施。20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的相关论文称,这一新设计或将帮助航空业实现碳中和。
-
北半球国家正在经历历史上罕有的炎热夏天。在全球气候变化大势之下,全球干旱和水分潜在蒸散的动态,对人类生活及粮食产量、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