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多孔辐射制冷薄膜可使冰融化速率降低4倍

    4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低碳能源材料组高祥虎研究员团队,通过热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3D多孔结构的介电 聚合物复合薄膜材料,实现了优异的辐射制冷效果。
    2023-04-27 分享
  • “2023中国绿色货运先锋”论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4月25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在北京举行“2023中国绿色货运先锋”论坛,在论坛上发布的《绿卡榜:中国卡车减污降碳进展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卡车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新能源卡车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04-27 分享
  • 为中医药发展厚植文化土壤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一系列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
    2023-04-26 分享
  • 区域再生水 循环用起来

    再生水循环利用,被认为是破解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的绿色可持续方案。日前,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明确了首批纳入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范围的19个城市。
    2023-04-26 分享
  • 广西: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医疗机构输液瓶(袋)回收团体标准

    4月25日,广西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联合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团体标准发布会在广西南宁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由广西标准化协会批准,广西标准化协会、广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广西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废塑料输液瓶(袋)和废玻璃输液瓶回收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技术规程》)已于近期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医疗机构输液瓶(袋)回收团体标准。
    2023-04-26 分享
  • 第24届中国环博会:呈现上万项环保解决方案

    第24届中国环博会近日在上海举办,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展商,呈现了水与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固废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治理、污染场地修复、环境监测等全产业链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案和科研技术尖端产品,带来了生态环境治理新思路、新技术与新模式,为行业呈现了上万项环保解决方案。
    2023-04-26 分享
  • 青海:以绿色为媒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月25日,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指导,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海东市工业园区互助绿色产业园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绿色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上,12项青海绿色产业技术需求集中发布,3项绿色产业科技成果顺利签约转移转化。
    2023-04-26 分享
  • 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24日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由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及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自然资源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生态保护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由该厅进行成果鉴定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核发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2023-04-25 分享
  •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应评估》发布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当日在北京举办了“添蓝”特别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在活动上表示,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蓝天,也带来了可观的健康收益,包括预期寿命的增加、健康风险的减少、医疗开支的节约等方方面面。
    2023-04-25 分享
  • 从1亿度绿电看贵州茅台的绿色驱动力

    1亿度绿电!这将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的用电量,且实现绿色用电100%覆盖。在中国白酒行业,此举颇有开先河的味道。
    2023-04-25 分享
  • 海南大学新检测技术将有效预警海洋核污染物

    记者24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宁和袁益辉研究团队提出利用DNA结构实现超灵敏和高选择性锶离子检测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实现海洋放射性污染物监测,助力核电产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2023-04-25 分享
  • 天业集团成功立项两项兵团科技项目

    4月24日,记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获悉,近日,天业集团两项目成功立项,其中,《工业CO2资源化利用改良盐碱地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批兵团科技攻关计划并获专项资金支持,《环保型聚氯乙烯加工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新团队》项目获批兵团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并获专项资金支持。
    2023-04-25 分享
  • “吃掉”塑料,角质酶或可对抗“白色污染”

    农田提供给我们丰富的农作物,然而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却给土地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近年来,人们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塑料和农用地膜危害的关注度明显提高,科学家们也投入精力不断研发塑料降解技术。
    2023-04-25 分享
  • 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的环保“新衣”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设施栽培课题组副研究员闫妍博士及其团队在《总环境科学》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为日光温室番茄种植提供了一种全新配方的PBAT PLA腐殖酸生物降解地膜。
    2023-04-25 分享
  • 智慧“水管家”推动长江沿岸城市“去污清浊”

    雨季来临,安徽省六安市龙井沟路上的行人却比往年多了一分从容。曾经,路面下的排水管网雨污混流,汛期过水量大时,路面积水严重。如今,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让龙井沟路不再“内涝”。周围居民笑道:“下雨天再也不用踮脚跳了。”
    2023-04-25 分享
  • 多年“碳”索,中国“碳捕手”方兴未艾

    随着最后100吨二氧化碳注入,作为我国陆上建成的首个页岩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三十里铺镇的长庆油田页岩油西233CCUS示范区第一阶段二氧化碳注入试验顺利完成。
    2023-04-25 分享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4月22日-2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上指出,科技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科技攻关有力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科技人才队伍软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创新。
    2023-04-25 分享
  • 大健康企业发动“绿色引擎”凝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在风光宜人的天津武清生态工业园区,红日药业的中药配方颗粒厂区内正绿意盎然、鸟语花香。
    2023-04-24 分享
  • 云南首届“云端湿地沙龙”举办

    4月22日,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西南林业大学联合主办,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的云南首届“云端湿地沙龙”在昆明举办。
    2023-04-24 分享
  • “绿色发展 万物共生”世界地球日主题行动开展

    4月22日,在第54个世界地球日期间,“绿色发展 万物共生”世界地球日主题行动开展。
    2023-04-24 分享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